饭后散步的好处有哪些?都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究竟饭后散步都有什么好处呢?接下来一起看看以下相关介绍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饭后散步的好处
饭后休息10-15分钟,然后开始散步,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饭后散步的时间可以从10-30分钟选择。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可以少走路,避免感觉疲劳,增加心脏负担;平时缺乏运动、超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适合多走路。总之,“午饭后坐,晚饭后走”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让我们来看看饭后散步的好处:
晚饭后散步的好处:
1.散步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从而获得缓解疲劳、放松、镇静和清心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喜欢用散步来调节精神。
2.行走时,由于腹肌收缩,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运动加强,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道的“按摩作用”会加强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3.行走时肺部换气次数比平时增加一倍以上,有利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
4.步行作为一种全身运动,可以调动全身大部分的肌肉和骨骼,从而增强人体的代谢活性,发展肌肉,使血液流动顺畅,从而降低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饭后散步有什么好处
大家已经清楚了饭后散步的好处,下面来看看饭后如何散步更科学:
离开的时间应该是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提倡饭后步行,因为饭后血液供应多集中在胃部,而步行时血液转移到四肢,心脑血管血液相对减少,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步行一小时是可取的。
走路姿势:抬头,挺胸,大步走,手臂前后摆动,走路节奏强烈,路线要直。速度可分为慢走、中走、快走和小跑。以每分钟70-90步的速度缓慢行走,速度为每小时3-4公里;中速行走每分钟90-120步,时速4-5公里;快走,以每小时5.5-6公里的速度每分钟走120-140步;小跑每分钟超过140步。每分钟走140步,走一小时接近一万步。
走路速度因人而异。中老年人可以从少到多,从慢到快,循序渐进。一般出汗一点就可以运动健身。快走时心率不应超过每分钟100-110次。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心率的变化。
饭后散步有什么好处?饭后怎么走比较科学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已经了解了饭后散步的好处,但是以下几类人不适合饭后立刻散步:
1、患有冠心病、心绞痛。进食后立即进行大量运动,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最好饭后散步一小时,一次半小时,注意不要走太快。
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饭后,最好静坐闭眼10-30分钟后再散步。立即行走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晕厥。高血压患者最好上身挺直行走,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的时候最好是前脚掌着地,不要先着地在脚后跟上,不然大脑会一直震动,容易造成短暂的头晕。
3.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人。饭后立即行走会增加胃肠蠕动,吃的食物会刺激胃壁,不利于胃粘膜的修复。
4、贫血,血压低。晚饭后,大量的血液供应到胃里。走路很容易导致大脑相对缺血,头晕目眩,甚至昏厥。一般来说,这些人可以选择早起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