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那么什么药治痛风最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痛风病因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天产生约750毫克的尿酸,其中80%是内源性的,20%是外源性的。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1200毫克),每天代谢池中约60%的尿酸被代谢,其中1/3由肠道代谢,2/3由肾脏排泄,因此体内尿酸水平可保持稳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1.原发性痛风
大多数为遗传性,但仅有10% ~ 20%有痛风家族史。高尿酸血症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病因的10%。主要原因是嘌呤代谢酶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过高。原发性肾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病,但肾脏器质性疾病应排除在外。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可能由某些药物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可加速细胞增殖、增加核酸转化和增加尿酸生成。恶性肿瘤在放疗和化疗后引起大量细胞破坏和核酸转化增加,导致尿酸生成增加。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晚期高血压,可减少尿酸排泄,增加血尿酸浓度。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药物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此外,肾移植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这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尿酸排泄有关。
什么药治痛风最好?
1.控制嘌呤药物(长期用药物控制. 常用药物分两类:)
减少尿酸合成。别嘌呤醇片(别嘌呤醇100毫克),亦称别嘌呤醇,在香港被广泛用于降低血液中尿酸浓度的治疗。这种药物可与嘌呤衍生物复合,可诱导原本积聚在软组织中的尿酸结晶重结晶,从而诱发和加重关节炎。因此,当炎症发生时应该停止。
增加尿酸排泄。丙磺舒是一种尿酸排泄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浓度,最终减少尿酸在软组织中的沉积,减少痛风炎症的发生。下列患者不应使用;尿路结石、血液冲洗、化疗和癌症引起的尿酸。
2.常用消炎药物
急性疼痛和风可以用双氯芬酸钠(又名双氯芬酸钠)和25毫克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每天两到三次,饭后服用,每次一到两片。胃病患者应该遵照医生的指示。西热尔宝(200毫克),一天一次或两次,每次一片,心脏病患者和胃病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指示。
3.抑制尿酸合成的中药
秋水仙碱是一种过时的药物,对肝脏有很大的损害,如果肝功能有缺陷,应该慎用。在急性痛风期间,不应增加安替比林的用量,否则会增加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4.补充剂
鹅肌肽,也称为胺肌肽,是一种人体二肽组织胺酸,在肾脏代谢,90%以上转化为3-甲基组织胺,有助于尿酸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