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下陷,属气陷证的一种,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是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下陷,降多升少,对脏腑维系升举之力减弱,那么中气下陷的症状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气下陷的症状
大多兼有气虚和气虚抑郁的临床表现。经常会出现饮食减少、疲劳、言语不清、面色萎黄、头晕、大便稀稀、舌淡、脉弱、脱肛、子宫脱垂、腹泻和长时间腹泻,以及阴滞。伴有头晕、严重疲劳、声音低沉和言语懒散。它更常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
1.腹胀是由体重下降引起的,尤其是进食时-脾气虚弱,内脏下垂,尤其是进食时-胃腑。
2.频率方便,中气沉肛重。
3.慢性痢疾,甚至直肠脱垂——慢性痢疾脾气不好,不能坚决服用。
4.宫缩乏力。
5.尿浊如米,脾气两虚,不能运布,流膀胱。
6.呼吸不畅、疲劳、声音低、言语懒惰——全身机能减退。
7.头晕-太阳不会升起。
8.苍白的舌头与白色的皮毛-弱脾气。
9.脉弱-脾气虚弱,不能滋养血管。
中气下陷怎么办?
治疗方法是补中益气,升阳。代表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为5g:黄芪3 ~ 4g,人参、当归、白术各2份,陈皮1.2份,炙甘草1份,升麻和柴胡各0.6份。方黄忠以益气为王,人参、白术、甘草为健脾益气之臣,均有补中益气之功;陈皮理气,当归补血,都是辅助药物;升麻和柴胡是补气方的使者。综合方药不仅能益气健脾治疗气虚,还能促进阳气下陷,以降浊清化。因此,脾胃和谐,水谷正气生化活跃,脾胃气虚证可自愈。若气不空,举力大,则所有的脱坠、下垂症状均可恢复。如果你使用针灸,你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穴位可选自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百会、脾俞。足三里为胃经,三阴交为脾经,脾俞为腰背膀胱经(主肝胆、脾胃),气海、关元为小腹任脉(主阳起强),百会为头脉(主心)。尤其是,祁海生是省长的第二脉,所以他统领着省长和整个身体。针灸辅以艾灸。下面选择一份病历作为参考。